国资委: 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务期必成
2月23日国资委消息显示,2月22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总结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会议强调,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务求实效,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确保三年行动务期必成,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首要任务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不断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复杂背景下,也是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二十大临近召开的关键节点上,《意见》对2022年“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这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意见》的总体考虑和架构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总基调”,守好“两条底线”,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实现“三稳目标”。坚持“一个总基调”,即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守好“两条底线”,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即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实现“三稳目标”,即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扎实做到稳中求进。
现阶段“三农”工作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握好“稳”和“进”。从“稳”上看,我们仍将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多点散发的局部疫情、日趋多变的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要稳住农业基本盘、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营造良好稳定政治环境。从“进”上看,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已经完成,即将转入全面推进、具体施工阶段,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和举措都要次第落实落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巴基斯坦总理对俄进行“历史性访问”,将和普京举行会晤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23日启程前往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另一方面,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
必须清醒看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只有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才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又稳又实。
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主要是抓好生产要素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生产要素上,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耕地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种子方面,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体制机制上,坚持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并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政府一方,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农民一方,围绕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做文章,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主要是把握好监测帮扶、政策衔接、产业就业三个关键。监测帮扶上,适当拓宽防返贫监测帮扶范围,优化监测方式和程序,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干预早帮扶。政策衔接上,强化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有序做好政策衔接落实帮扶举措。产业就业上,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和促进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自我造血功能、锻造内生发展能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三个焦点城市: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利沃夫
利沃夫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属于不同的国家,从最初的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到奥匈帝国、波兰、苏联、乌克兰,这个城市见证了无数的冲突、战乱,但同时也保留了不同文化的深深印记,漫步在利沃夫街头,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代表性建筑(如图),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