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俊北京报道
出生、死亡、婚育、劳动合同、指纹……这些可能都涉及公证。3月21日,司法部召开“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新闻发布会,推出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大礼包”:关于印发《“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在公证行业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通知》、《关于压缩公证办理期限的指导意见》,全面提速公证办理服务。
发布会上还透露,司法部将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上市融资、现场监督、破产重整等涉企公证服务,为企业股权治理、“走出去”等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学历、学位、职务、股权委托、著作权委托等公证需在5日内完成
公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效便民是基本要求。
发布会上,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提到,去年,在落实减证便民方面着重是在“减”字上下功夫,去年删减了116项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公布了33类81项证明材料清单,今年是在“快”字上下功夫,就是要提高效率,缩短办证的时间,促进效率的提升。
因此,本次“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重点是“提速增效”。
具体来看,第一是缩短办证期限。杨向斌解释,根据《公证法》的规定,除了法定的情形,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的办证情况来看,一些的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的配置,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订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时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到5个或者10个工作日。”他说,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
记者注意到,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需要出具公证书的包括:城市房屋所有权委托、债权委托、股权委托、著作权委托、处分财产的遗嘱以及出生、死亡、国籍、学历、学位、职务等。
据介绍,司法部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公证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
第二项措施是“一证一次办”。司法部在总结此前开展的“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制订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就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我们鼓励各地在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范围。
第三项措施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公证机构在办证过程中难免涉及其他部门,与其他业务产生关联,有的地方提出了“两件事一起办”等举措,极大便利了人民群众。这次活动中,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互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创新涉企公证业务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上市融资等公证服务
公证服务也是营商环境的一环。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孙春英表示,为更好服务企业,司法部将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优化涉企服务手段。指导各地深入企业设立公证联系点,或者办证服务点,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证事项办理等综合服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服务企业赋能。二是创新涉企公证业务。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上市融资、现场监督、破产重整等涉企公证服务,为企业股权治理、“走出去”等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精准对接企业的公证需求。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听取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回应企业关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